
夜幕降临在线免费配资,广东省首个专精特新总部基地——汇智研发中心(以下简称“汇智”)的璀璨灯光秀,如“未来之城”剪影与园区灯火通明的研发楼交相辉映,尽显拼搏脉动。这座开园仅两年的园区,低调务实却势头迅猛,去年以70亿元年产值惊艳亮相,今年预计年产值近90亿元。高光背后,是宝安区委区政府的精准托举、近90家入驻企业的“硬核实力”,以及园区服务团队的“隐形护航”。
精准托举
汇智的快速成长,离不开宝安区的高度重视与全力支持。从诞生之初,其每一步都烙印着 “精准托举” 的印记,这既是资源与政策的倾斜,更是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。
在宝安的战略蓝图中,汇智被赋予“让专精特新企业蝶变为‘蛟龙’‘金凤’”的使命。这一定位源于对区域产业升级的深刻洞察:不做千篇一律的“产业园区”,而是培育链接政策、资本、技术、人才的“创新枢纽”。
区财政局(国资局)作为核心“战略推手”,宝安产业发展集团作为产业“筑基者”,以国资国企力量注入发展确定性。从产业筛选到运营督导,让汇智从一开始就站在了“高起点”,园区“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70%”的硬性指标,是国资筛选优质企业的 “隐形门槛”;“租金优惠+服务礼包”的组合拳,让初创企业“轻装上阵”专注核心技术突破。
“厚爱”更体现在资源倾斜的“精准滴灌”。今年,“科创宝安・创投荟”人工智能专场、宝安区 2025 重点“小巨人”申报辅导会等多个关键活动落地汇智,以活动为杠杆注入丰富资源,形成“磁场效应”。这种“生态赋能”模式,让汇智从“办公载体”升级为“资源枢纽”,2025年园区新增优质企业10余家,年产值较去年增长约 20亿元。
天生特质
汇智近90家入驻企业中,既有深耕行业20年的“老兵”,也有瞄准前沿赛道的“新锐”,均以技术为锚、以市场为战场,深耕细作闯出一片天。
2024年5月,博源电子入驻汇智并设为总部,专注研发和办公。新环境下,公司年产值超5亿元,实现历史性突破。
“我们2003年成立,专注电源领域,客户遍布全国,2024年底成立国际市场部,计划进军海外。”博源电子国际市场部负责人廖华栋介绍。
去年至今,博源电子完成从“产品制造商”到“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”的转型,搭建数字化产线使生产效率提升40%。其核心优势在于技术壁垒,通过与华为、飞利浦等巨头共建联合实验室,延伸网络通信电源技术至新能源领域,开发“光储充一体化”解决方案,订单量大幅增长。
客一客科技则凭借两间办公室、几十号员工,依托 AI、大数据技术去年创造近两亿元年产值。作为国内领先的产融营销科技平台,其自主研发的SaaS工具服务超63万泛金融从业人员,2024 年平台交易金额达186亿元。谈及入驻感受,创始人凌玉飞表示最初奔着高性价比而来,后续与园区企业共建 “产融生态圈”,将金融科技能力输出至智能制造、跨境电商等领域,实现从“工具服务商”到“产业路由器”的跃迁。
高效服务
在汇智,园区服务绝非简单物业保障,而是“价值共创”的实践。碧兴物联科技(深圳)股份有限公司消防水管破裂事件,成为服务能力的“试金石”。物业从接到求助电话到完成积水清理,仅用时90分钟。
这一 “极速响应”背后,是汇智“三级应急体系”:3分钟到场、5 分钟关闭阀门、10分钟堆砌沙袋,客服组同步巡查上下楼层。事后企业赠送锦旗“敬业爱岗办实事,热情服务暖人心”,是对服务 “温度”的最佳认可。类似故事屡见不鲜:这些“小事”,彰显园区对“用户思维”的极致践行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园区服务从“被动响应”转向“主动赋能”。截至目前,汇智策划“让世界看见”产业出海、专精特新梯度培育等活动近60场,累计服务区内外企业4500多家超7000人次。
通过搭建汇智产业服务平台,与近50家机构建立长期战略合作,提供全链条一站式服务;联动相关部门和机构,累计免费为企业提供海外资源介绍、订单对接、投融资咨询等超80次。这种全周期、立体化的“隐形护航”,让企业得以专注核心业务,冲刺技术高地与市场蓝海。
宝安产业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,致力将汇智从“空间租赁”打造成“生态共建”,从“租金经济”转向“价值共创”。汇智近 90 亿年产值的背后,是政府、企业、园区三方锲而不舍的努力,更重塑了传统产业园区的价值逻辑。未来,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化,汇智或将为更多区域提供样本,这座“不夜园区”的灯火,将继续照亮南海之滨产业升级的征途。
采写:南都N视频记者 潘莹瑜 通讯员 吴守欢 李怡峥 在线免费配资
诚利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